酞菁绿的颜料化方法可有多种,诸如有机溶剂处理、醇溶处理及研磨处理工艺。溶剂处理方法是将氯化反应产物稀释、过滤、水洗,加入芳烃溶剂搅拌加热,使颜料粒子表面吸附溶剂,发生再结晶作用,并可控制晶体的成长,**终成为稳定的晶型粒子。在溶剂处理工艺中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可进一步提高其着色力,改进其流动性。酞菁绿G的主要用途:涂料,包括汽车底漆,户外用涂料及粉末涂料和可剥性化铣保护涂料等;在印墨中用于包装印墨,塑料层压薄膜印墨及金属装饰印墨,热稳定性达到260℃/10min,耐罩光漆;在塑料上着色强度比酞菁蓝要低,在聚苯乙烯、ABS中均可达300℃/5min,而酞菁蓝为240℃;亦可用于纺丝...
防腐机理防锈颜料的上述防腐作用通常是同时存在的,其防腐机理包括下列物理的、化学的、电化学的三个方面。①物理防腐作用。适当配以与油性成膜剂起反应的颜料可以得到致密的防腐涂层使物理的防腐作用加强。例如含铅类颜料与油料反应形成铅皂使防腐涂层致密,从而减少了水、氧有害物质的渗透。磷酸盐类颜料水解后形成难溶的碱式酸盐,具有堵塞防腐涂层中***的效果。而铁的氧化物或具有鳞片状的云母粉、铝粉、玻璃薄片等颜料填料均可以使防腐涂层的渗透性降低,起到物理的防腐作用。②化学防腐作用。当有害的酸性碱性物质渗入防腐涂层时,能起中和作用变其为无害物质,这也是有效的防腐方法。尤其是巧妙地采用氧化锌、氢氧化铝、氢...
酞菁绿发展历程 酞菁绿是酞菁颜料中绿色颜料,具有优异的耐候和耐热性,所以适用性十分***。 ***个酞菁类绿色颜料是在1938年合成的全氯代铜酞菁即颜料绿7(P.G.7),其各项应用性能优异,至今仍为产量上*次于酞菁蓝的**重要的绿色有机颜料。1950年出现了氯溴混合卤代铜酞菁,该系列绿色颜料***适用于高质量油漆着色以及各种树脂(PVC、PE、PP、ABS等)的着色,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与耐热稳定性。 颜料绿7(P.G.7,或称全氯代CuPc)为蓝光绿色,理论上分子中可以含16个氯原子实际上只有13-15个,而且氯原子含量越高,黄光越强。分子量均大于1000,莱州彩之源...
现代颜料的开端1856年,WilliamHenryPerkin还是一名在皇家化学学bai院学习的学生。有一次,他在Greenford的临时实验室里,正在尝试着通过化学方法来合成奎宁。然而在一次提纯一种紫色染料的实验中,他意外地通过重铬酸钾,制造出了苯胺紫。而这正是历史上的***个人工合成的有机颜料!而这也直接开启了在随后的几十年间一系列通过碳的提纯来制造大量色素的序幕。苯胺紫作为一种染料,迅速地被流行开来,尤其是为维多利亚家族定制了许多时尚的服装。深茜红深茜红是一种非常有争议的十九世纪**为重要的有机颜料。在1868年,它在德国被首先研发出来,它可以提供一种蓝阶的茜红色,同时具备很...